在双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,有这样一位年轻干部:她以笔为剑、以镜头为窗,以网络为媒,搭建法院与人民群众间的“法治桥梁”;她以创新破局、以实干攻坚、以成果作答,为法院文化宣传工作注入全新活力。她就是宣传科科长丁宁,一位在法治宣传战线上锐意进取、硕果累累的法院干警。2025年,她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先进个人荣誉称号。
以“钻劲”破题 打造宣传“精品矩阵”
“宣传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,要让群众看得懂、愿意看、记得住。”这是丁宁始终坚持的工作准则。面对法院宣传内容同质化、传播力不足的难题,她主动钻研新媒体传播规律,从选题策划到内容创作,从平台运营到效果评估,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。
△采编中央级媒体“守护美丽中国”直播活动
为了让宣传内容更接地气,她带领团队深入审判一线,挖掘法官办案背后的民生故事。用镜头记录法官办案的全过程,“粮企破产重整案”“酒后翻车案”等案例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,引发广泛共鸣;聚焦“民法典宣传月”,策划系列内容《漫说民法典》,用动画+案例解读的形式,在中小学群体中掀起学法热潮。她还把复杂法条改编成动漫,让枯燥的法条变成了群众爱看的故事,让群众在共情中理解法律、在故事中感受正义。
过去一年,她牵头策划撰写各类宣传稿件50余篇,其中30余篇作品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,法院官方新媒体账号粉丝量同比增长15%,真正让法治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以“拼劲”攻坚 建成文化“精神阵地”
“要让法院文化从‘纸上’走到‘线下’,成为可触摸、可感受的存在。”基于这一想法,丁宁主动请缨,承担起法院文化宣传馆的筹备建设工作。从项目启动到建成开放,她几乎天天“泡”在工地上,从前期调研、方案设计到内容筛选、布展施工,全程跟进。
△组织“文化铸品”活动现场
为了让展馆兼具法律严肃性与文化感染力,她多次走访兄弟法院取经,反复打磨展区布局:“历史沿革厅”用老档案、旧照片还原法院数十年发展足迹;“法治教育厅”通过情景再现、互动屏幕,让群众直观了解案件背后的法律知识;“特色工作展厅”以短视频形式,展现法官田间普法、调解矛盾的日常场景,她还设计了一副双鸭山中院历史沿革的图画,生动展现法院故事。展馆开放后,不仅成为干警开展党性教育、廉洁教育的“精神家园”,更吸引了周边学校、社区群众超1000人次参观,上级法院领导调研时评价:“这个宣传馆,是双鸭山法院法治文化建设的‘点睛之笔’。”牵头梳理双鸭山法院建院70余年的史料档案,精心打造集理想信念教育、法治宣传、廉政教育于一体的法院文化宣教馆,让静态的历史成为线下普法的“活教材”。
以“干劲”履职 诠释担当“青年本色”
在丁宁心中,司法宣传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作,更是筑牢思想防线、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阵地,她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宣传工作的每一个环节。
△为新入职公务员进行培训
“她身上总有股不服输的干劲,交给的任务总能超出预期。”这是院领导对丁宁的一致评价。为了打造有影响力的法治宣传活动,她常常放弃休息时间,打磨方案、策划活动。去年“国家宪法日”期间,她策划的“宪法宣传周”系列活动,其中“宪法知识进校园”活动吸引200余名学生参与,让宪法精神通过多样形式深入人心。她策划组织的以“共溯抗联精神 同传薪火力量”为主题的“文化铸品”活动,将本地红色抗联基因与新时代法治精神深度融合,通过沉浸式学习、互动式分享等形式,凝聚起传承红色血脉、坚守法治初心的共识,为司法工作开展注入深厚精神动力。
如今,在丁宁的带领下,双鸭山中院宣传科形成了“策划有新意、内容有深度、传播有力度”的工作格局,法院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。这位年轻的宣传科科长,正以实干笃行的姿态,在法治宣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,用青春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法院宣传干警的别样风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