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全市法院新闻

文化铸品|东北抗联精神,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

发布时间:2025-09-03 11:00:06


在这片曾见证抗联将士舍生忘死、爬冰卧雪、浴血奋战、保家卫国的黑土地上,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忆与缅怀活动,让红色基因与司法使命撞出了炽热火花。黑龙江省三级法院干警齐聚七星山,以“抗联精神与司法担当”为主题,用亲历故事、真情感悟,解锁抗联精神赋能司法实践的“密码”。

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,黑龙江三级法院将“课堂”搬到七星山抗联遗址旁,邀请省法院干警、退休老法官、革命老区研究专家及基层一线法官代表,开展话初心、谈使命活动,旨在把抗联精神转化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司法铁军的“精神引擎”。

1.jpg 

历史回响——抗联精神在双鸭山的根与魂

“双鸭山是抗联将士的‘战斗堡垒’,七星山更是当年赵尚志、李兆麟等将领率部与日寇周旋的重要阵地,14年孤悬敌后,将士们用草根树皮充饥、以雪水融冰解渴,却始终秉持着‘保家卫国’的信念。”提及家乡的红色历史,集贤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朴永鹤眼神滚烫。

2.jpg 

东北抗联精神中“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、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、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”,早已成为双鸭山这片土地的“精神图腾”。正如沙龙现场一位干警所言:“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,都是最好的‘教材’;抗联将士的每一段故事,都是最生动的‘党课’。”

3.jpg 

薪火赓续——老法官的34年司法为民路

4.jpg 

“我的父亲是老公安、老法官,小时候他总在煤油灯下给我讲抗联战士的故事,正是这份家国情怀,让我从小就立下‘子继父业、守护正义’的志向。”退休法官杨利国的开场白,瞬间拉回了那段“艰苦奋斗守初心”的岁月。

1988年入职基层法院,到2022年退休后转型银龄调解员,杨利国的34年司法生涯,堪称双鸭山司法事业发展的“活档案”,8名同事一间办公室开庭、办公,两人共用一张桌子、争抢两辆自行车跑现场;手写文书、油墨印刷,脸上沾着墨汁被戏称“黑包公”,却没人喊过一句苦;跟着师傅扛着自行车蹚过泥泞土路,劝和濒临破碎的家庭,师傅那句“脚下有泥,心里才有底”,成了他一辈子的办案准则。

“抗联用鲜血铺就‘信仰路’,我们用初心走实‘为民路’。”如今,杨利国仍坚守在调解一线,看着年轻干警用“如我在诉”的理念化解纠纷,他感慨道:“抗联的‘为民’接力棒,已经交到了年轻人手里!” 

铸魂育人——从抗联精神到法院队伍建设的实践转化

5.jpg

“双鸭山是我从小学习、生活的地方,对抗联精神更是耳濡目染——小时候听长辈讲七星山抗联战士‘宁可站着死、绝不跪着生’的故事,如今在干部队伍建设岗位上,才真正懂了这份精神该如何‘落地生根’。”省法院干部处庞天为的发言,将话题从历史拉向了法院队伍建设的实践。“东北抗联精神就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,它让我们看清了龙江法院队伍建设的方向——只有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才能锻造出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司法铁军。”

实干担当——基层法官以抗联之毅守正义之线

6.jpg 

集贤县法院民二庭庭长张艳常说:“民事案件无小事,件件连着百姓心”。她用所办案件生动诠释了抗联精神的“当代实践”。

面对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,当事人情绪激动、多次威胁法官,张艳主动接下了这块“烫手山芋”:白天逐字逐句为其解读法条,晚上对着证据梳理突破口,无论是吃饭时,还是休息日,接到电话也耐心倾听、认真解答,最终取得了充分理解,她拿着判决书握着张艳的手说:“不给你打电话唠嗑,我都不习惯了,谢谢你,张法官”。

在办理一起兄弟继承父母遗产的案件时,她把法庭搬到了当事人家中,为了更好的让无法正常表达的“被告人哥哥”充分说明诉求,她蹲在“哥哥”身边充当“翻译”,虽然说的口干舌燥,蹲的腰腿酸麻,但最终案件在张艳的苦口婆心的“亲情渗透”下圆满化解,失和兄弟重拾血脉亲情。

抗联将士当年在密营里筹谋战事,讲究“因地制宜、灵活施策”,法官在化解矛盾时,同样需要这份“巧劲”与“韧劲”,将抗联“军民鱼水情”转化为“司法为民情”的实践,正是黑龙江法院“文化铸品”工程的鲜活诠释。

青春接力——年轻干警的精神答卷

“以前觉得办案只要懂法条就行,今天才明白,抗联将士‘功成不必在我’的担当,才是法官最该有的‘底色’。”刚入额的法官邵宝宇的感悟,引发了青年干警的共鸣。

“听退休法官杨利国讲骑车办案的故事,再想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智慧法院设备,更觉得不能辜负这份‘接力’。”干警巨天恒说,老法官“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家事”的初心,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发扬和传承的宝贵经验。

干警刘赫将抗联精神融入行政审判工作,他感言到:“抗联靠‘军民同心’打胜仗,我们办案也要靠‘干群同心’解难题,每次看到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,就觉得没白忙活。”

文化铸品——让抗联精神照亮司法征程

抗联精神不是泛黄的史料,而是照亮司法路的“火炬”,是新时代龙法“文化铸品”十项建设的生动注脚。活动最后,干警齐唱《我们是新时代人民法官》,歌声在七星山谷间回荡,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承诺。

七星山的风,仍在诉说着抗联将士的壮志;龙法人的脚步,正沿着红色足迹,把“司法为民”的答卷写在黑土地上、写进老百姓心中,我们将继续传承抗联薪火,让其助力我们在司法道路上不断前行,让法徽因我们的担当与付出更加闪耀。
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