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全市法院新闻

院长说诉源治理丨刘德彬:“多管齐下”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

发布时间:2023-11-14 09:13:32


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

按照“一要二统三抓实”工作总思路

积极推进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

诉源治理新格局

让大量矛盾纠纷

化在源头、解在诉前、消在萌芽

持续推进平安双鸭山建设向纵深发展

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

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、幸福感

让我们看看双鸭山基层法院院长

Ta眼中的诉源治理

1.jpg 

集贤县法院

党组书记、院长 刘德彬

集贤县法院坚持党总揽全局、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,按照省法院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诉源治理工作部署,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,不断创新工作思路,积极探索多元解纷的新路径、新方法,努力从党委统筹、延伸服务、智慧支撑、集萃纳贤四个方面,参与、推动、规范和保障诉源治理工作的开展,打造集贤县法院独有的 “集·和为贵”多元解纷品牌。

 党委统筹 打造诉源治理的“大本营”

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工作,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多元解纷大格局。集贤县委政法委整合法院、检察院、公安、司法行政等单位资源力量和社会力量的调解职能,牵头成立集贤县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。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依托县综治中心设立,以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大厅为服务窗口,按照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的工作要求,形成县、乡、村(社区)三级调解网络组织。村(社区)、乡定期排查辖区内纠纷,按照“属地”及“首接”原则,将排查的纠纷化解在家门。对于重大疑难纠纷可逐级报送至化解中心,化解中心经对纠纷梳理后,分配至相关事权部门(单位)进行办理。积极融入网格体系,集贤县辖区共计划分成15个专属网格,分别建立网格诉源治理微信群,集贤县法院指定专人加入微信群,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,实现信息共享、风险共判、纠纷共治。今年1月至11月,全县共计化解矛盾纠纷近4000件。

推动建立集贤县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解纷中心,实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体化解决。集贤县法院联合交警大队、司法局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双鸭山市金融行业协会、司法鉴定所、诉调衔接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解纷中心,建立集“事故处理、勘验定损、保险理赔、人民调解、法律援助、法律诉讼、工伤认定、医保服务、卫生急救、社会救助”等“多位一体”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一站式服务体系。中心设在集贤县交警大队,集贤县法院在中心设立“龙法和”云法庭,当纠纷未能通过调解化解时,速裁团队就地开庭解纷。今年1月—11月,集贤县人民法院共计受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66件,同比下降7.5%。

司法为民 构筑定分止争“前沿哨”

落实“一村(社区)一法官”活动,建立法官与村干部、社区干部、网格员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,开展矛盾纠纷群防群治,构筑预防、排查、调解、审判一体化的社会矛盾纠纷防治网络,形成全方位、全时空、多层次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,让矛盾纠纷能第一时间化解在百姓“家门口”。截至目前,全县155个行政村、7个社区均实现包联法官信息公开,实现“一村(社区)一法官”全覆盖。

以更大力度“走出去”,走进社区、走进乡村、走进企业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。针对供用水、热力合同纠纷较多的情况,组建专门法官团队走进自来水公司、供热公司了解情况,经过梳理分析,按照所属于小区划分为不同团队,开展联调大会、普法入户、新闻发布会等系列工作,集中化解群体纠纷,2022年1-11月供水、供热纠纷共受案472件,2023年同期仅受案42件,绝大部分供水、供热纠纷均通过诉前化解。

“龙法和”云法庭为媒介,助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。集贤县法院针对太平镇位置偏远的现状,在太平镇太林村、太辉村等村屯设置“龙法和”云法庭,方便村民纠纷就近化解、矛盾就近解决、诉讼就近提起、庭审就近参加,让村民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。为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的有效衔接,集贤县法院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“龙法和”云法庭,为群众提供信息化、多元化、立体化的一站式解纷服务。集贤县法院已在辖区设立5处“龙法和”云法庭。

智慧支撑 打造多元解纷“金名片”

独立研发“集贤县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平台”,成功解决智慧审判系统中诉前调解案件无法录入系统、在立案阶段无法录入信息、无法分案等问题。当有纠纷诉请时,由立案部门将双方当事人姓名、身份信息、地址信息、联系方式以及案由在平台上进行录入,生成诉前调解案号,按照案由,通过系统分案给承办法官团队,由各庭室负责人确定具体承办法官。通过调解平台的建设,促进了诉前调解的规范化,法官调解便捷化,对避免大量案件进入诉讼程序,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。2023年1-11月,集贤县法院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3054件,较去年同期减少754件,下降19.8%。

整合资源 拓宽诉源治理“朋友圈”

成立老法官+法官助理+人民调解员的诉前调解分流团队,打造1+1+N诉前调解模式,以完善诉前鉴定、调查等制度为保障,确保诉前调解实效。聘请2位退休老法官为专职调解员,开展诉前调解、法律咨询、心理疏导等系列工作,截至11月13日,“老法官调解工作室”共成功化解矛盾纠纷75件,尤其是化解了“挖祖坟”、网络购物、食品安全、集体讨薪等涉乡俗民生的纠纷。法官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的调解工作,并依据案件情况进行证据交换、调查、启动司法鉴定等程序,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解工作,调解不成直接进入诉讼程序,由原调解法官继续承办此案。2023年1-11月,法官介入调解共计化解矛盾纠纷125件,诉前解纷平均时长15天;其中启动诉前鉴定57件,已完成鉴定46件。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借款合同纠纷、劳务合同纠纷。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、家事纠纷特色调解工作室,特邀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,引导来院诉讼的当事人优先选择诉前调解。今年截至11月13日,驻院调解员已成功化解诉前纠纷3550余件。

“四管齐下”“集·和为贵”品牌成效明显,截至11月13日,集贤县法院共计受理诉讼案件2979件,同比下降916件。集贤县法院将持续推进落实“四化四解四到位”,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、加强体系构建、统筹整合资源、强化衔接联动、推动品牌建设,实现“一窗口”流入、“全流程”服务、“全方位”解决、“全周期”问效,推动“事要解决、案结事了”,真正实现平台共建,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。



关闭窗口